梅縣區松口鎮橫西村發展林下經濟:百畝金花茶 散發“經濟”香
●本報記者 吳麗伶
春回大地,百花爭艷。在梅縣區松口鎮橫西村,有著“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美譽的金花茶茶花悄然綻放,傳遞著春天的氣息和增收致富的新希望。這是橫西村發展的林下經濟,花朵盛開時就是豐收季。
走進橫西村金花茶種植基地,只見一片松樹林下套種著金花茶,一朵朵金黃色的花耀眼奪目,花瓣有杯狀的、壺狀的或碗狀的,村民們忙著采摘盛開的茶花(如下圖,高訊攝)。
“金花茶的花期一般在春節前后兩三個月內,新鮮茶花摘下來后就要馬上放進真空冷凍干燥機里進行加工。”橫西村黨支部書記、金花茶種植基地負責人李建元說。
橫西村從2009年開始種植金花茶。李建元接手后,從2016年開始陸續擴種,目前種植規模達到了100畝、8000多棵金花茶。“金花茶含有大量維生素,極具觀賞和藥用價值,因此經濟價值也高,市場前景可觀。”李建元告訴記者,金花茶樹齡達到10年以上的,一棵樹能產鮮花10斤左右,樹齡幾年的往往只能產鮮花兩三斤左右,產量是隨著樹齡的增長而增加的。10年樹齡以上的,畝產值可以達到5萬元左右。
金花茶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在管理上特別需要注意。“金花茶喜半陰和濕潤的生長環境,不耐強光直射,特別是幼苗期的金花茶更不可陽光暴曬。在日常養護過程中,陽光過強會造成葉片曬傷,抑制其正常生長,平時要噴灑水霧保證環境不干燥。”李建元說,雖然金花茶對環境要求比較高,但梅州森林覆蓋率高、山地條件好,不少地方都適合林下套種金花茶。
如今,李建元通過凍干技術把金花茶制成干花用于泡茶,還利用提純技術提取精油及純露用于護膚等,并注冊了“恒溪初品”商標,諧音“橫西出品”。“目前我準備在村里建凍庫,推動金花茶就地采摘、就近加工,最大限度保障金花茶品質,提升產品附加值。”李建元表示,下一步,將在深加工方面不斷探索,開展好金花茶系列產品研發,把金花茶產業打造成鄉村振興富民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 精彩圖文
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mzrbw@meizhou.cn。
網友評論
用戶登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