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bject id="ukkwr"></object>
    <output id="ukkwr"><nav id="ukkwr"><div id="ukkwr"></div></nav></output>
    1. <td id="ukkwr"><ruby id="ukkwr"></ruby></td>

        廣東漢劇的舞臺道具

        梅州網  www.visionitgroup.net  2023-02-10 09:35   來源: 梅州日報
        [報料熱線] 2301111 13411225588 [報錯有獎] 2278888

        3754530_gsj_1675958400000@@108922@@_副本

        廣東漢劇舞臺設計藝術圖考。(資料圖)

          中國戲劇的舞臺道具五花八門,種類繁多。道具的設計制作和合理利用,事關劇目的時代特征和人物的生活性格,可以讓觀眾心領神會。

          廣東漢劇傳統戲班的道具除部分使用日常生活可見實物和真槍真刀之外,一般為藤、竹、木、布、紙質制品。常用的道具有刀、槍、劍、戟、戈、矛、弓、盾、帳幔、圍被、茶具、酒器、紙傘、涼傘、宮燈、提燈、桌燈、燭臺、香案、馬鞭、船槳、簽簡、大印、文房四寶、朝笏、拐杖、拂塵、佛珠、銀兩,各種旗類、扇類等。

          就一般情況而言,廣東漢劇的傳統道具主要有三個類形:

          一、寫意虛構的“象征道具”。登山涉水、入閣上樓、開門閉戶、穿針引線、走馬行船,都是通過演員的虛擬動作表現生活實感。以鞭為馬,以槳為船這些高度概括的道具運用,可體現其存在特點。如《馬大成》中的馬大成,以一盆水上場,先用水洗臉,又在盆中洗腳,然后再用盆中的水刷牙漱口,幾番不拘小節的戲劇行動便把馬大成既憨厚儉樸、又愚昧無知的性格特征勾畫出來。象征道具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環境中各有不同的運用。以馬鞭為例,一根“馬鞭”代表一匹馬。在《南陽關》一劇中,伍云召之父伍建章因諫奏被陷害,其子伍云召獲訊放棄鎮守的“南陽關”單騎逃生,在敵人緊追下馬失前蹄。這一情節,演員就以一根馬鞭,用虛擬的形體表演手段,做出“勒韁”“騰空劈叉”“俯臥”“前后直腿后仰”等動作,把人物被緊追時既悲且憤,慌而又急,恨不得插翅飛出昭關,借兵報仇的急切心理,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

          二、真實特殊的“形象道具”。形象道具通常用來表演驚恐恐怖特技,起到渲染劇情氣氛、增強藝術效果的作用。如在“飛刀穿背”中使用鏢刀時,交戰雙方要緊密配合,敗者一方先將木板道具系于背部,勝者鏢刀飛出直插對方背上。刀、劍、耙頭等道具是采用特殊制作方法,使用時,雙方亦要配合得當。另一方面,“形象道具”還代表了特殊人物的形象。如三國戲中的孔明(諸葛亮),每次出場都手執羽扇。

          三、簡單多用的“通用道具”。一桌兩椅是多用場的道具,通過變換顏色、圖案、式樣各異的圍被,以識別御案、公案、書臺、化妝臺或貧賤富貴的人家。又可據劇情規定作許多不同的景物,站在桌上象征登上城樓、山坡、石崖,或走過小橋、亭臺等;而伏在桌上又當床鋪。如《莊子扇墳》劇中的莊子躺在兩張椅子上,蓋以紅布作為棺柩;紅綢花球本為新郎新娘婚禮佩戴之物,將它插上二支小竹片和二支朝笏又當《鬧龍舟》的龍船……由于廣東漢劇演出活動區域多為山區,為適應演出之需,有不少通用道具既可變換多用,又可拆疊裝卸,稱之為“活動道具”。

          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戲劇藝術創作的發展,舞臺道具也不斷變革更新,廣東漢劇增添了許多舊戲中所沒有的新道具。如裝飾道具:字畫、花瓶、古玩、門簾、宮燈、臺毯、花架、書櫥、鏡框、屏風、被帳、沙發、電燈、電話、手機、電腦等。再如特技道具:《鬧嚴府》的打碎玉花瓶;《齊王求將》的箭穿皇冠,箭射帥旗;《時遷偷雞》的口中噴火等。

          (林儀 徐青 黎本洪)

        責任編輯: 曾舒婷

        >> 精彩圖文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