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bject id="ukkwr"></object>
    <output id="ukkwr"><nav id="ukkwr"><div id="ukkwr"></div></nav></output>
    1. <td id="ukkwr"><ruby id="ukkwr"></ruby></td>

        五華:業興人和譜華章 長治民樂向未來

        梅州網  www.visionitgroup.net  2022-10-13 16:09   來源: 梅州日報
        [報料熱線] 2301111 13411225588 [報錯有獎] 2278888

        3064674_lls_1665590400000@@97265@@

        五華奧體中心助力梅州擦亮“足球之鄉”金字招牌。(何志林 攝)

          ●本報記者 賴 鋒

          特約記者 張炳鋒

          昔日的“窮山遠水”變身為巨型綠色“充電寶”,雜亂的灘涂地建設成城市濕地公園,空蕩的園區一排排新廠房拔地而起筑起“主導+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脊梁……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鐫刻下五華全縣上下砥礪前行的奮斗足跡。近年來,五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黨建引領,堅定不移補短板、強弱項,千方百計惠民生、強保障,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黨建引領強基固本 干群同心共謀振興

          “當時領導問我3個月能不能把項目用地征下來,我說45天足夠。”2018年,五華縣正式啟動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選址等工作,時任安流鎮龍中村黨支部書記的陳國欽拍著胸脯立下“軍令狀”,在場的人都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

          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計劃總投資50億元,是五華加快發展不可缺少的重點項目。“說到就要做到!”陳國欽在項目征地過程中帶頭作表率,騰出征收的300畝土地,并把征地款全部及時返還給村民,同時發動村老干部和村民代表挨家挨戶作動員,最終在45天“期限”內如期交出了454畝項目建設用地,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多年的發展經驗讓五華深刻意識到,干事創業事在人為,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高質量黨建引領。“近年來,五華以強化黨員干部理論武裝、黨建賦能重點領域、干部人才隊伍和黨建陣地建設為重點,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案,也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五華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緊緊抓住“人”和“陣地”兩條主線建設,五華不斷提升黨建水平,為加快建設業興人和、長治民樂的“工匠之鄉·宜居五華”提供了堅強保障。

          五華堅持黨建引領強基固本,通過開展縣直機關干部“回鄉聯村”、推行“支部建在項目上”、創新“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等舉措,干部群眾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提升,迸發出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為實現“產業興縣、制造強縣”目標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今年以來,五華還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發展新舉措,實施了“黨建賦能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實體經濟、志愿服務”等4個黨建項目,通過做活“黨建+”文章、開展“共同富裕帶頭人”活動、推廣數字鄉村治理網格化體系、把黨支部建在重點項目上等22條具體舉措,持續釋放黨建引領效能,讓黨旗在各條戰線高高飄揚,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振興發展。

          接續奮斗加快發展 時不我待建功立業

          在剛過去的9月份,五華縣喜事連連:梅州(五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二期開工建設,三渡水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前期工作啟動,龍洞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簽約,五華景田百歲山礦泉水項目累計生產礦泉水超4000萬瓶,年產20萬臺的五華寶亞迪新能源電動車項目投產……當前,五華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發展勢頭和成效越來越好。

        3064672_lls_1665590400000@@97264@@

        梅蓄項目一期 4臺機組全部投產、二期動工建設。(吳騰江 攝)

          過去,受人口多、地域廣、基礎弱等因素制約,五華一直在爬坡越坎奮力追趕。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五華全縣上下以“慢不得”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搶跑”奮斗,積小成為大成、積小勝為大勝,干成了許多過去不敢想的事。

          位于龍村鎮黃獅村“窮山遠水”的梅州(五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便是五華實干巧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例證。梅蓄項目總投資約120億元,是梅州市投資最大的單體基建工程。該項目從提出謀劃到階段性投產,前后接近20年時間,是五華歷屆縣委縣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一錘接著一錘敲,接續奮斗打造出來的巨型綠色“充電寶”和重點“打糧食”項目。“目前,梅蓄項目一期4臺機組已經全部投產發電,預計每年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約1億元。”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梅蓄業主項目部副總經理詹才峰介紹說。

        3064670_lls_1665590400000@@97263@@

        五華景田百歲山礦泉水項目累計生產礦泉水超4000萬瓶。(吳騰江 攝)

          除梅蓄項目外,五華近年來奮進的足跡還有很多:奧體中心、足球小鎮(一期)等項目投入使用,男子、女子足球隊沖超成功,助力梅州擦亮了“足球之鄉”金字招牌;高鐵從無到有,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市第一;工業園區建成面積十年間由5平方公里擴大至10.5平方公里;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突破7萬戶,位列全市第一……如今,行走在五華城鄉,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處可見,發展成果落在了各項事業攀升的數據曲線里,也落在了百姓共享發展成果露出的幸福笑臉上。

          持之以恒改善民生 美好生活提質加碼

          現年70歲的市民林慶祥每次步行送完孫子到五華縣第三小學讀書后,總要到附近新建成的羅湖堤網紅綠道“打卡”一番。林慶祥感慨道:“不比以前了,現在的生活好了,小孩就近就可以讀書,身邊就有優質醫療資源,出門還有休閑公園。所有這些都體現著黨和政府對我們百姓的關心。”

          正如林慶祥所言,民生事業,一枝一葉總關情。近年來,五華堅持把每年八成以上財力用于民生各項事業,以“小財政”辦好“大民生”、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教育、醫療、社保、就業、平安等重點民生問題,持之以恒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大文章。

          長期以來,教育和醫療都是五華民生領域的兩大短板。近年來,五華投入資金25億多元,大力改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共新增學位14470個,中英文實驗學校、高級中學、小都中學、技工學校等多所學校建設啟用,讓更多孩子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五華投入資金近30億元,全面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完成華城鎮中心衛生院、安流鎮中心衛生院升級改造和22個鄉鎮衛生院、384個村級衛生站標準化建設,全縣整體醫療服務水平有了質的提升。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五華通過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不定期開設專場招聘會,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五華縣相關部門推薦我參加‘南粵家政’免費培訓,讓我學到了一技之長,并順利就業增加了經濟收入。”五華縣水寨鎮高車村村民鄧文香高興地說,自己從貧困戶到專業月嫂,再到如今成為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十分感謝五華有這么好的政策。

        責任編輯: 曾舒婷

        >> 精彩圖文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