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界“超?!爆F身梅城
本報訊 (記者林德培)四月的梅城,風和日麗,一群美麗的“精靈”做客梅江區三角鎮灣下村,它們就是有鳥界“超模”之譽的黑翅長腳鷸。這讓許多觀鳥愛好者們驚喜不已,紛紛攜帶攝影設備前往一睹“芳容”。
黑翅長腳鷸三五成群在淺灘上棲息。(鐘小豐 攝)
11日下午,記者來到灣下村,看到黑翅長腳鷸棲息的地方是一片開闊的蓮塘。蓮塘水位不高,露出淺灘,青翠的蓮葉點綴其間,黑翅長腳鷸三五成群棲息在淺灘上。記者注意到,這種鳥,嘴細長筆直,兩翼亮黑,體羽潔白,長有一雙修長的紅腿。它們時而在淺灘優雅踱步,宛如亭亭玉立的“美人”;時而埋頭扎進水中、灘涂中,探覓食物;時而展翅飛翔,掠水而過,發出陣陣清脆的鳴叫?,F場有多名攝影愛好者架起了“長槍短炮”,捕捉鳥兒的“倩影”。
“前兩天當地村民發了一條短視頻給我,告訴我這里來了一群不知名的鳥,非常有意思。”報料人、攝影愛好者老吳告訴記者,他聞訊后馬上來這里蹲點,抓拍了幾張照片后,通過手機上的“懂鳥”微信小程序,識別出這種鳥的名字叫“黑翅長腳鷸”,“最多時有幾百只在這里棲息。”老吳說。
記者隨后向嘉應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溫茹淑請教,證實該鳥為黑翅長腳鷸無疑。“這是一種過境鳥。”溫茹淑告訴記者,黑翅長腳鷸主要棲息于開闊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淺水塘和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在淺水中或沼澤地上活動,主要以軟體動物、蝦、甲殼類、環節動物、昆蟲、昆蟲幼蟲,以及小魚和蝌蚪等動物性食物為食。繁殖期為5月至7月,繁殖于歐洲東南部和中亞國家,越冬于非洲和東南亞,偶爾到日本。
鳥類是衡量一個地區生物多樣性、完整性和生態質量的指標性動物。溫茹淑表示,梅州一直致力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隨著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尤其是近幾年,新建、修復了一批濕地公園,使得林地綠地的生態功能日益完善,野生鳥類重要的棲息地持續恢復,越來越多的鳥類和其他動物都在梅州安家落戶或者過境覓食,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共生共息,和諧發展。
>> 精彩圖文
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mzrbw@meizhou.cn。
網友評論
用戶登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